中大海科院海气团队访问斯里兰卡,深化海洋科学合作与交流

发布人:梁咏琇

        2025年1月15日至20日,中大海科院海气团队访问斯里兰卡,参加斯里兰卡海洋大学(OCUSL)、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共同组织的第1届国际海洋研究研讨会并做特邀报告,持续深化与斯里兰卡国家水生资源研究开发署、卢胡纳大学等在海洋科学研究方面的合作交流。本次出访为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继2024年双方签署合作意向书后,中大进行的首次回访交流。

        王东晓教授受邀参加第1届面向“蓝色增长”国际海洋研究研讨会(第6届斯里兰卡海洋大学研究研讨会),并做题为“Multiscale variability of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circulation and its climatic effects as revealed by observations in the last decade”的特邀报告。报告回顾了近十年王东晓教授及其团队在热带东印度洋观测,以及热带东印度洋环流动力学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印度洋研究方向以及和斯里兰卡的海洋研究机构在海洋研究的合作。

image-20250221171726-1

斯里兰卡海洋大学校长Wasantha Rathnayake教授向王东晓教授赠送礼物

 

        会后,王东晓教授为OCUSL渔业和海洋大学系本科生做了有关印度洋海洋环流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向同学们介绍了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在斯里兰卡的交流合作情况,并分享了自己与斯里兰卡十多年海洋合作往事。随后,出访团组就中国政府奖学金申请和参与国际会议资助等政策与同学们展开了进一步交流。系主任Dr. Pushpitha出席并组织了相关报告与交流活动。

image-20250221171726-2

出访团组与渔业和海洋大学系本科生等合影

 

        出访团组与卢胡纳大学渔业、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Terney Pradeep Kumara教授(现为斯里兰卡海岸保护与沿海资源管理署署长)、Gayan Pathirana博士针对海洋科学研究合作与海洋观测建站事宜展开了交流与讨论。王东晓教授提出在尼甘布(Niganbu)、坦加勒(Tangalle)区域与卢胡纳大学合作部署自动气象站和验潮站的设想;探讨了双方共享印度洋海洋观测数据和合作发表相关学术文章的可能性,包括王东晓教授团队在印度洋的Glider观测数据、卢胡纳大学数十年的沿岸观鲸数据等;邀请卢胡纳大学青年学者和学生前往新奥门31999进行短期访问交流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通过协助斯方申请“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中国科学院国际交流计划(PIFI)等计划或提供相关资助。斯里兰卡海岸保护与沿海资源管理署署长Terney Pradeep Kumara教授指出,需要吸取学院内更多的团队加入双方的合作中,包括渔业与水产养殖系、湖泊与水技术系、海洋学和海洋地质系的团队;海岸保护与沿海资源管理署目前在斯里兰卡有四个站可以部署相关传感器,中方提供传感器,双方共享数据;斯方关注水位和水质数据,关心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斯里兰卡近岸区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会后,双方将加速推进共建海洋观测站的相关事宜,并加强双方进一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image-20250221171726-3

王东晓教授与卢胡纳大学渔业、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进行交流

 

        出访团组与NARA局长Nimal kumarasingle博士、国家海洋研究所所长K. Arulananthan博士等数十位研究人员围绕海洋牧场建设、渔业育种等相关合作研究事宜开展交流。期间,王东晓教授介绍了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下设专业的情况,回顾了去年来访关于鱼类病虫害方面的讨论,最后并感谢斯里兰卡海洋大学、卢胡纳大学,特别是NARA对以前工作的支持。会后,双方将进一步推进签订新奥门31999-斯里兰卡NARA合作备忘录事宜,推进资助NARA青年科学家来访中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image-20250221171726-4

王东晓教授出访团组与NARA主席、局长和研究学者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