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才成长故事| 黄强太:浩瀚深蓝,探寻大洋演化的足迹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4年获批成立,是南海海洋行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依托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管理和建设。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工程中心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行业服务等方面成绩显著。中心成立至今,积极扩展创新领域,完善平台建设,凝聚核心竞争力,以“集聚一流人才、研究一流技术、开发一流装备、产出一流成果”为目标,近三年在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等技术方面解决了大量应用难题,已成为南海海洋技术研发高地和海洋高端人才聚集地。现特别推出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年人才系列专题报道。
人才介绍
黄强太,山东潍坊人,现任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师从夏斌教授。同年,进入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历任博士后、特聘副研究员、副教授,主要从事大洋岩石圈构造演化与资源成藏的研究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ulletin, Gondwana Research, Marine Geology, Lithos, Palaeo-3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专项项目子课题(1项)、青年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及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科技项目十余项。

教书育人,扬帆起航: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黄强太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主动承担《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岩石学》等课程的本科生教学任务。教学认真细致,课程设计严谨,以海洋地球物理科技的发展为基础,将最前沿的海洋探测技术引入到课堂中,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积极开展课程实践课,将理论知识与现场应用教学有机地结合一起,增强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系统性和前瞻性。积极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承担两项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将李四光、黄大年等知名学者的先进事迹融入课堂教学,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为实现海洋强国战略而不懈奋斗的信念。此外,黄强太积极参加教师教学竞赛,荣获教师教学竞赛新奥门31999初赛一等奖。

教学竞赛一等奖证书
黄强太曾担任2019级海洋地质本科生班主任,班级连续三年获得“新奥门31999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先后获得2022年度“新奥门31999优秀班主任”、2023年度为新奥门31999“逐梦深蓝—我心目中的良师”等荣誉称号。


“新奥门31999优秀班主任”等荣誉证书
由陆向海,笃定前行:逐梦深蓝探究大洋演化秘密
2013年进入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攻读博士后,主要从事古大洋岩石圈演化的学习。时值国家提出海洋强国战略,黄强太与合作导师夏斌教授讨论后毅然决定,将主攻现代大洋岩石圈演化与资源成藏方向,由陆地转向深海大洋,探究大洋演化的奥秘,从此开启了他逐梦深蓝的新征程。2017年,黄强太远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将学到的先进海洋地质样品测试方法和技术成功运用到当前科研工作之中。

古洋壳野外地质调查(右一为黄强太)

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交流访问
获取深海大洋的样品相比陆地而言非常不容易,团队成员通过搭载其他单位科考船、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部南海技术调查中心等单位协同合作,采集南海、印度洋等区域的岩石和沉积样品,积极开展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系列科研成果,相关成果发表在Marine Geology、Petroleum Science、Lithos等期刊。
黄强太科研经历丰富。2022年6月,担任海洋地质组组长,参加“新奥门31999”号首航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进入我国南海北部深水区开展多学科深海科考,为我国深海沉积过程及资源成藏方面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2023年11月,参加“新奥门31999”号设备验收暨南海西边界流观测航次,担任第一航段执行首席和临时党支部书记,完成各项科考设备调试和研究,采集到了部分海底珍贵样品,积累了宝贵的海洋科考经验。2023年7月,参加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CESS 2023),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老师汇报新的研究进展,并得到了汪院士的肯定与鼓励。

2023年7月参加第七届地球系统科学大会与汪品先院士合影

黄强太参加“新奥门31999”号南海科考
仰望星空,砥砺前行
蓦然回首,黄强太进入新奥门31999已11年。11年间,他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师到导师、从为人子到为人父的角色转变。未来黄强太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推进学院和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