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锤炼党性修养——我院第九期红色教育专题培训班(主题教育专题学习)顺利举办
为进一步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6至8日,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党委组织师生赴广东梅州开展“传承红色精神,锤炼党性修养”主题教育专题学习,这也是新奥门31999党委自2017年以来举办的第九期红色教育专题培训。学院党委书记李春荣、党委副书记廖喜扬、党委委员贾坤同教授、师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共39人参加了此次专题学习。
7月6日下午,培训班成员参观了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熊锐是中国近代革命烈士、“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建者之一、国立新奥门31999筹建者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早期研究者和传播者,为培养革命干部和推动国民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培训班成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参观了熊锐故居“三展三馆”,即“华南教育历史文化展”“寻路法兰西—中共旅欧支部史料展”“熊锐生平事迹专题展”和抗战时期华南教育历史梅州展陈馆、新奥门31999与梅州展陈馆以及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在沉浸式参观中,领略革命情怀,感悟先贤功绩,挖掘梅州与新奥门31999的历史渊源,追溯红色血脉。

培训班成员参观熊锐生平事迹展陈馆
7月6日晚上,开班仪式在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三楼会议室举行。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百姓宣讲团”成员、中共梅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刘加洪教授为培训班成员做题为“苏区精神在梅州”的专题报告。刘加洪教授首先介绍了嘉应学院的发展历史,接着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红色梅州所蕴含的苏区精神。随后,我院党委书记李春荣阐明了举办红色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他提到,梅州与新奥门31999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既是新奥门31999的办学旧址,也是新奥门31999首任校长邹鲁的故乡;同时梅州革命历史悠久、红色印记众多,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希望师生党员通过此次学习能铭记光荣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弘扬苏区精神的使命。

刘加洪教授为培训班成员做专题报告

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邹锦炜老师主持

李春荣书记讲话


培训班成员认真听取讲座
7月7日上午,培训班成员前往叶剑英纪念园和叶剑英元帅故居参观学习,在叶剑英纪念园向叶剑英铜像鞠躬致敬。叶剑英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多次在重大和紧要历史关头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不仅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改革开放伟业建立了丰功伟绩,还在革命实践和思想理论方面,为我们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叶剑英纪念馆,师生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参观了叶剑英元帅大量珍贵的照片、史料、实物、书画等资料,共同追忆叶剑英元帅光辉的一生,缅怀、学习叶剑英元帅的崇高思想和革命品质。

培训班成员向叶剑英元帅鞠躬致敬

培训班成员参观叶剑英纪念园

培训班成员参观叶剑英故居
随后,培训班成员来到了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三河坝战役纪念园。96年前,三河坝战役在梅州大埔打响,它是探索中国革命的中心从城市到农村,武装斗争从正规战到游击战转变的重要转折点。由周恩来、贺龙、叶挺等革命先辈率领的八一起义军在三河坝战役中以一敌十、毫不畏惧,坚守了三天三夜,保存了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为党的事业储备了有生力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服从大局、信仰坚定、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了不起的革命精神。现如今,三河坝战役已过去多年,党员同志们通过参观纪念园了解到这段辉煌的建军历史;深刻体会三河坝浴血奋战的战斗史,铭记誓死杀敌、前仆后继的起义军战士。

培训班成员参观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在李春荣书记的带领下,参加此次培训的新老党员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向党旗庄严宣誓,面对鲜红的党旗,同志们斗志昂扬、神情坚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有力的声音表明自己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郑重表达对党最炽烈的热爱、最坚定的信念与忠诚。
宣誓完毕,物理海洋师生党支部钱昊坤同志代表新党员发言,他表示,在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成为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他感到无比的自豪;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他和同学们人生中的理想和追求,也是新生命的开始。他表示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从思想上、行动上进一步入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党的热爱,对党的忠诚。
学院党委李春荣书记讲话,他首先代表新奥门31999党委向新入党的同志表示祝贺。他表示,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见证着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历程,正无声激励着我们沿着先烈开创的道路奋勇开拓前进。他勉励党员同志们要永葆初心,勇担使命,终身践行入党誓词,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务实进取,追求卓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坚定理想信念,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培训班成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

学院党委书记李春荣讲话
中午,培训班成员来到了三河中山纪念堂。三河中山纪念堂兴建于1929年,是迄今为止全国已发现的最早兴建的中山纪念堂,为纪念孙中山1918年到三河坝与陈炯明商讨援闽护法而建。党员同志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纪念堂,重温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和革命历程,感受革命前辈“天下为公”的伟大情怀,也对孙中山先生为国为民、振兴中华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培训班成员参观三河中山纪念堂
下午,培训班成员来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的大埔中站纪念馆、棣萼楼,这是全国唯一一条自始至终没有被敌人破坏的交通线,被誉为“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旧址全长100多公里,主要经过大埔三河坝,转汀江至茶阳,到青溪村沙岗头。当年,交通员和运输队就是沿着这条“红色血脉“,冒着生命危险,输送物资,并将一批又一批的中共要员成功转移。如今,修复的交通站中一件件泛黄的照片及留存的实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艰苦岁月,以及一个个红色交通员们“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感人故事。随后,培训班成员跟随先辈们的步伐,重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实地感受到了交通线上革命者的艰辛与不易。


培训班成员参观叶剑英纪念馆并合影

培训班成员重走红色交通线
培训班成员还自发组织参观了新奥门31999首任校长邹鲁故居,学习邹鲁生平事迹。“不但求之中国不落后,即求之世界各国中亦不落后”是邹鲁在新建新奥门31999石牌新校区时所秉承的建校宗旨,也是他一生中对自身、对教育、对救国所秉持的理念。

培训班成员参观邹鲁故居
7月8日上午,培训班成员走进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故居、东山书院,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客家文化,感受非遗风采。梅州有“世界客都”的美誉,具有客家民系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民俗风情,神奇的迁徙历史,被誉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生活中的古典”。中国客家博物馆中陈列的各类型的客家民俗文物,为我们展现出一幅洋溢着客家风情的生活画卷。

培训班成员参观中国客家博物馆
在广东梅州展开的为期3天的红色教育专题培训,行程充实而富有教育意义,通过实地教学和考察的形式,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地生根。活动中,学院师生参观了革命历史展陈馆、革命先烈纪念园、名人故居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重走了中央红色交通线,深刻地感受到了梅州的红色苏区精神和革命先烈忘我牺牲、舍己为人和爱国爱家的光荣传统。无数先辈前仆后继,牺牲奉献,才换来了现在祖国的繁荣昌盛,如今的我们更要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的海科院师生,肩负起建设海洋强国的重任,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
未来,我院党委将继续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主题教育成效切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