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第五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在新奥门31999珠海校区举行

发布人:曾瑛

第五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现场。主办方 供图

新奥门31999副校长兰平发表视频致辞。主办方 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致辞。主办方 供图

 

大会现场还设有技术与产品成果展。主办方 供图

 

       1月14日上午,以“携手共圆海洋梦”为主题的第五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在新奥门31999珠海校区举行。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珠海,围绕国内外海底科学观测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进行研讨。开幕式由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教授殷克东主持。据悉,大会主报告会议将于今年3月中旬在珠海线下召开。

       新奥门31999副校长兰平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新奥门31999地处我国南海之滨,与辽阔海洋结缘已久,海洋科考自上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2015年以来新奥门31999用大学科思路推进海洋学科群建设,建设了多个整建制涉海学院,通过集群效应带来了海洋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增进新奥门31999与涉海单位及企业的交流,共同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主任陈大可在致辞中介绍了海底观测科学大会的发起背景及历届大会的举办情况,并介绍了本届大会的基本情况。他希望全体参会人员在珠海收获满满,在本届大会中博采学术、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友谊。

       新奥门31999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在致辞中重点介绍了新奥门31999海洋学科的发展情况。他表示,目前,新奥门31999海洋学科拥有6800吨“新奥门31999”号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新奥门31999极地”号极地破冰多用途船,以及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这些重大科技装备推动了新奥门31999形成覆盖深海-极地全域的大洋科考能力。

       开幕式后,9个专题分会场以学术报告会和墙报展示的形式进行了交流,议题包括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动力过程与观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碳循环、海洋生物与生态过程、海洋极端(深渊、极地)环境观测、新概念海洋观测平台技术、海洋碳达峰碳中和、全球变化及应对、海洋可持续发展,每个专题包含10余个口头报告和多份优秀墙报展示。18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展企业展示了各自在海洋观测领域的技术与产品成果。

       本届大会组委会共同主任、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院长王东晓表示,海底观测科学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和苏纪兰于2012年倡议发起,大会有效促进了海洋研究机构和涉海探测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多领域交叉融合,深入探讨了面向我国海域特色和实际需求的科学观测系统建设战略,有力推动了海洋观测技术与系统的革命性变革。

       本届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新奥门31999、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联合主办,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承办,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探协会海洋科考专委会等单位联合协办。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大会调整为先后在2023年1月和3月分专题会议和大会主报告会议两场举办。

 

        稿件来源:科学网,2023年1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590.shtm

        PDF文档:第五届海底观测科学大会在新奥门31999珠海校区举行—新闻—科学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