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优秀中学生海洋遗产与海洋旅游青少年夏令营成功举办
2022年7月18日,由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旅游学院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联合举办的全国优秀中学生海洋遗产与海洋旅游青少年夏令营线上课程取得圆满成功。由于疫情影响,原计划5天的包括课堂教学、实地考察、交流活动、策划竞赛等丰富内容的线下课程只能浓缩为1天的线上课程,但仍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数百名优秀中学生报名,并最终筛选出90名夏令营学员。本次夏令营为免费公益性活动,旨在推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进一步拓宽中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与研究兴趣,为其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夏令营讲座开始前,新奥门31999旅游学院陈奕滨老师进行开营讲话,阐述了本次活动的举办目的与意义,并表达了对本次夏令营的期待,希望青少年能通过参与夏令营培养自觉的遗产和海洋保护意识,积极探索和学习遗产和海洋相关的专业知识。接下来就是干货满满的讲座时间,五个讲座分别从海洋自然和文化遗产、海洋学科体系、海洋大国重器、海洋医药发展、海洋矿产资源等多个角度,兼顾知识性、趣味性和前沿性,为学生们展现了一个关于海洋遗产和海洋旅游的多元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持续旅游教席负责人、新奥门31999旅游学院张朝枝教授以《海洋遗产与海洋旅游》为题目,全面介绍海洋遗产和海洋旅游的关系。张教授从“什么是遗产?什么是遗产旅游?如何利用海洋遗产开展海洋旅游?”几个方面,让同学们初步了解遗产的含义、分类以及人类社会对遗产认知、保护乃至活化利用的发展历程,他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和丰富的图片素材,让遗产和旅游变得通俗易懂,学生们也积极互动,表现了很高的学习热情和良好的知识基础,在互动中张朝枝老师进一步强调了海洋旅游的重要作用与遗产的多元价值。

我院赵俊教授作题为《走近海洋科学,保护蓝色心脏》的讲座,赵教授重点为学员讲授了海洋科学方面的知识,让学员们了解到海洋学的含义和海洋学的重要性,为学员普及了蕴藏在人类生活中的海洋学知识,引发学员的共鸣与思考。同时,赵俊教授分享了新奥门31999海洋科学学科布局,展现出新奥门31999的海洋科学学科实力,勉励青少年应该“铭记历史、自强不息、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接班人,开创海洋强国新时代。

我院雷亚平老师作题为《伶仃古今,筑梦大湾》的讲座,讲解了伶仃洋河口湾发育机制及其资源价值,使学员们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与科学开发的重要性。他以伶仃洋河口湾过往之殇和现今之兴为主线贯穿讲座,期许学员们能够铭记历史教训,坚持自力更生发展、自主创新图强。之后,他分享了伶仃洋黄金水域保护利用的方向选择,使学员们领略海洋科技魅力和大湾区未来的美好前景。他说,少年强则国强,期待与青少年携手把海洋文化推向世界。

我院刘岚教授作题为《蓝色药库:海洋与海洋药物》的讲座,她讲解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与海洋药物,开阔了学员们的眼界,丰富了学员们对于海洋蓝 色药库的认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刘岚教授分享的科考故事,既充满艰难困苦,也乐趣无穷,海洋不仅可以成为科学家为之不懈奋斗的天地,也是科考、研学、探险乃至观光度假的绝佳目的地。

最后一个讲座是我院万志峰教授作的《海洋形成演变与矿产资源》。学员们通过观看海洋形成演化的图片视频,理解海洋矿产资源形成过程,进一步认识到海洋地形地貌,揭开了海洋内部神秘的面纱。万教授指出,南海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他对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展望,让学员深刻认识到海洋这座矿产宝藏,体现出新时代中国海洋资源开发的进步。他寄望学员们刻苦钻研,未来能够突破海洋资源开发中卡脖子技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每一场讲座中,营员们都充满着求知欲,积极进行提问与互动。老师们也为同学们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理解能力和敏锐的思维能力感到惊喜,衷心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持学习的热情,考上理想的大学。
讲座结束后,我院党委廖喜扬副书记进行总结发言。他对为夏令营成功举办做出努力和付出的老师、同学和志愿者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学员们将在夏令营中所汲取的科学文化知识、收获的感悟体验、经历的思想碰撞,转化为进一步认真学习的动力和笃行实践的实际行动,保持对科学文化的求真探索精神,并希望学员们可以成为遗产保护和海洋文化的传播者,让夏令营的影响更加深远。
本次夏令营开拓了营员的视野,进一步播撒了科学的种子,助力营员们厚植家国情怀,立志科学报国,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行者无疆,深海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