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野外实习实践(7)| 2016级海洋地质方向综合实习日志

发布人:宁曦

        编者按:8月9日至23日,2016级海洋地质班在翟伟教授、王策副教授、石贵勇老师等老师和研究生的带领下,赴安徽巢湖开展综合实习。同学们通过区域地质调查实习,学习了地质踏勘、剖面测量、地质填图等知识,识别了各种地质现象,掌握了地质素描、信手剖面、实测剖面等工作方法和技能,最后独立完成野外调查报告,锻炼了大家综合运用野外技能,独立完成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习动员篇

        87下午,2016级海洋地质班在教学楼A405开展实习动员大会。首先,翟伟老师就巢湖实习区区域地质作简要介绍,内容包括实习区地理及交通、地层、岩浆岩、构造、矿产资源和区域地质演化简史。接着,开始介绍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最后,重点强调了本次实习行程安排和安全事项。

1

翟伟老师主持动员大会

 

        动员会上,苏明副院长与我们分享了一段视频,讲述了他搭乘深海勇士号下潜开展科研的经历,为大家呈现了一个陌生又神奇的海底世界。激发了同学们对海洋的兴趣,激励了大家努力学习并探索海洋。

1

        苏明老师分享下潜3000多米处海底世界视频

 

地质路线踏勘篇

        8月11-13日,这3天时间的行程安排为地质路线踏勘,即沿着行进路线,观察岩层出露情况,包括各组岩层的界限、岩性、产状等,进一步了解巢湖区域的地质背景。通过3天的踏勘,我们系统的认识了志留系到三叠系出露岩石的岩性、接触关系和划分标志,学习了野外各种地质构造的识别和观测方法。这为实习进一步开展打下了认知基础。

        这3天,山路难行,但挡不住大家学习的乐趣。同学们在翟老师、石老师和王老师的带领下,翻山越岭,认真学习,团队合作,充分体现了年轻人学习的朝气。

1

翟老师教同学们在地形图上定位

 

1

同学们在学习使用罗盘测量仰角

 

1

帅气的背影,背后有着30个同路者(2016级海洋地质班)

 

拉测绳篇

        实测地层剖面是野外地质调查中最基础的地质工作之一。它一般在野外路线踏勘之后正式进行地质填图之前进行。

        通过实测地层剖面的测量,可以对填图区内所出露的全部地层进行详细的分层研究,系统地获得不同地层中岩石的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厚度,以及所含古生物化石、岩性组合、接触关系、煤层及其他矿产情况。这是野外地质考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出发前一夜,我们在翟伟老师的组织下,学习了实测地层剖面的人员分工、野外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具体人员分工如下:

        前后测手:牵引测绳,确定测线方向和长度

        分层员:确定地质构造和地层的分界线,在测线上确定具体构造体的位置

        产状员:测量分层员划分出的地质构造体的产状

       记录员:及时记录各类野外测量结果,保存第一手资料

        绘图员:初步绘制实测剖面草图,记录测线通过地段的地形变化

        本次实习要测定的实测地层剖面有平顶山剖面和凤凰山剖面

 

        虽然测量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诸如测线路径被植被遮挡无法通行、人工开挖山体导致的低通行条件等诸多困难,但是老师们想出了将导线平移绕开障碍继续测量的办法,同学们用不畏艰险的毅力穿过崎岖的山路,将测量过程中的困难一一克服,顺利地完成了两天的测绘工作。

        测手们攀爬陡峭的山岩,将测绳不断延伸;分层员来回奔走于测线和岩体,仔细确定构造体在测线上的位置;测量员沿着山壁不断摸索,测出地层的产状;记录员和绘图员不断地在各个成员间奔走,将信息各个成员的信息诸数汇总。众人齐心协作的身影,成了山间一幅靓丽的风景画。

1

同学们正在进行拉测绳测量

 

1

邓志文同学正在进行产状的测量

 

1

休息时间,翟老师会为我们充电

 

1

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