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野外实习实践(6)| 2016级海洋生物方向综合实习日志
驱车百里乘船越海为求实践真知
7月14日
2019年7月14日,由何建国教授、黄志坚副教授、李朝政副教授以及两位研究生师兄带领的2016级海洋生物方向的综合实习揭开了序幕。
当天下午,我们在珠海校区召开了实习动员大会,黄志坚老师从本次实习的意义、内容、目的、要求、行程安排、注意事项、成绩评定、实习安全等几个方面向我们进行了介绍,并拟定了本次实习的分组与组长等人员安排。通过本次实习动员大会,我们了解到野外实习是我们接受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后,联系实际和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我们将通过看、听、问、思考、动手等方式,参观水产养殖相关企业、养殖单位,并进行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养殖调查、实地采样、水质检测等。
返回实验室清点整理实习所需物资之后,我们回到宿舍整顿行囊,以满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迎接实习的到来。
7月15日
7月15日,一大早从床上爬起来的我们睡眼惺忪的踏上了前往海南的实习行程。经过约7个小时的跋涉,顺利到达了位于徐闻的北港码头,准备搭乘开往海南的轮渡。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乘轮渡过海无疑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体验:拆分成一节节的火车、一辆辆汽车和乘客一起搭乘一艘巨大的轮船,在海上悠悠航行,颇有一种工业时代特有的浪漫感,这种感觉和平时搭乘往返珠海和附近城市的客船是截然不同的。船舱如广场一般宽阔,载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乘客,众人操着天南海北的口音,为这艘巨轮凭添了几分烟火气。船外的风景同样怡人,天和海的颜色并不很蓝,但胜在给人一种宁静开阔之感。在船尾,可以见到巨轮在海上划过的一道长长的痕迹,一直延伸到海天一线,仿佛我们从天际驶来。这里便是我国的三大海峡之一——琼州海峡。这里是连接海南岛与大陆的交通咽喉,也是北部湾与南海北部的最佳通道。在一个小时的航行后,我们终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随后下榻澄迈的宾馆,为我们的实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渡海途中

夕阳下的海口
7月16日
迎着早晨七点的朝阳,我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出发,正式开始我们辛苦又不失乐趣的暑期实习。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合影
在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我们听取了关于海南水生生物研究进展、海南生态保护现状和困难等主题汇报,了解到海南有着许多特色水生物种,如何对它们加以保护,并且可持续地发展利用,是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下设的科研平台和科研基地,并在后续行程中参观了曲口和琼海两大基地。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曲口基地进行考察学习。曲口基地是一个尚在规划建设当中的、集科研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在这里,红树成林,栈道勾连,冬季更是重要的候鸟栖息地。通过五个闸口,基地的水系完全与外海联通,不仅适合于开展各类水产养殖的研究,还很适合进行各种藻类和微生物的研究。

曲口基地
随后,我们来到了琼海基地进行参观学习。在深广的大池中混养着许多颜色艳丽的热带鱼类,珍稀的波纹唇鱼(苏眉鱼)、巨硕的鞍带石斑鱼(龙胆)、红底蓝点的鳃棘鲈(东星斑),在清可见底的海水中悠然游动。在砌成排的水泥池中,铺垫着细沙与海水,方斑东风螺在其中栖息。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些水产价格高昂、利润丰厚,勾起了我们强烈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见识了南美白对虾以及多种大型藻类的养殖。作为最尖端的养殖技术研发基地,这里通过细致的调控温度、光照、盐度等多种环境因子,实现针对不同物种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琼海基地对病害的防治也独有特色,益生菌、中药水的使用大大减少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抗生素污染,也避免了药物滥用给人类带来危害。洁净的污水处理及水循环系统应成为每个养殖场的标配,却因为高昂的建设价格和维护成本使诸多散户望而却步。生产上就是存在诸多现实问题,而发现、解决这些问题,正是一代又一代水产人研究的方向。

方斑东风螺幼体

点带石斑鱼(青斑)

鳃棘鲈(东星斑)

鞍带石斑鱼(龙胆石斑鱼)标本
遁地三尺也难逃的沙虫与肥胖的南美白对虾哪个更好吃?
7月17日
7月17日早上,我们离开了热闹的海口市,坐车前往东方市。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东方市的第一站——文诚实业有限公司。
文诚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掌握沙虫育苗技术、实现沙虫人工养殖的公司。沙虫又叫海人参,学名为方格星虫,又称为光裸星虫,俗称“沙虫”。沙虫含丰富蛋白质,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古时曾晒干磨粉宫廷味精,也称为海洋虫草。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文诚公司平时采集沙虫的地点——北部湾银滩。由于湾内地势平缓,水流相对缓慢,适合海产品的生长,再加上入海河流多,咸淡水交界,生物链丰富,海洋生物的营养源多,为靠吃硅藻的沙虫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所以光村湾出产的沙虫,品质最为优良。我们观看了工人们采集沙虫的手法,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日常,通常沙虫的采集要在清晨4-5点就进行,一直持续到10点左右涨潮结束,在沙滩中寻找沙虫,要眼疾手快,工人们的工作十分辛苦。

沙虫
随后,我们参观了沙虫养殖基地。该基地本来用于养虾,后来升级转型用于养殖沙虫,用生态模拟养殖的方式,以引进的海水进行养殖。沙虫对生长条件十分敏感,一旦水质被污染就会大批死亡或迁移,因此控制沙虫的养殖环境就成为了沙虫养殖最重要的环节。经过多年的试验,养殖基地利用生物技术修复了沙虫的生活环境,做到了不投料、不用药即可满足沙虫的生长需要。

沙虫养殖池
最后,我们测了养殖塘的面积,采集、检测养殖塘水样的水质情况以及进行了浮游生物的采样。

采样进行中
7月1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位于东方市的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热情洋溢地为我们介绍了公司概况。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是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主营虾苗的育种和销售,拥有先进科学的水处理系统、严格的生物防控体系、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监控生产过程,从亲虾到幼体、从水质到饲料,每个环节都严把质量关,每批虾苗都能达到SPF品质。

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概况

在海南中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影
7月18日
7月18日上午,酷热的天气没有阻挡我们学习进步的步伐。在中正公司各部门主管的带领下,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参观了亲虾车间、水处理系统、幼苗车间、藻类车间以及丰年虫车间等,观看员工的现场示范,部分同学还有机会上手操作了一番。

参观亲虾车间

参观藻类车间

参观丰年虫车间
晚饭过后,中正公司篮球队向我们发出了比赛邀请。为了显示我们对这场比赛的重视,我们派出了帅气的李萱庭同学、威猛的江瑞润班长、高大的车英浩同学、身姿挺拔的蓝浩誉同学、体能王者陈明懿、身材健壮的王皓师兄以及王牌选手——黄志坚老师!

篮球赛选手合影
在这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中,精彩瞬间频现,赢得了全场关注的喝彩!最后,在热烈掌声中,我们以一张合影结束了今天一天的行程。

篮球赛选手合影
7月19日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参观
作为海南实习的压轴,晨海毫不逊色于前面几家公司。晨海成熟的一体化养殖体系和专业的创新科学研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下面我们将从晨海的参观和座谈两方面来欣赏晨海公司的独特魅力。
7月19日,我们来到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东方感城基地。感城基地的养殖场分为室内和室外。室外养殖场相对来说水质较差,较为浑浊。来到龙胆的养殖池前,带领我们参观的小哥哥从水桶里拿出一条一条解冻过的冰鲜鱼往养殖池里扔,体型巨大的龙胆相继浮出水面。据了解,龙胆体长可达两到三米,体重达600kg。 随后,我们从室外转场室内。一池池清澈的水中,养殖着不同的成鱼,它们大多喜欢聚集成一群。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它们吃饱了就爱聚在一起不怎么动。
老鼠斑☞

东星斑☞

杉虎斑☞

红东星斑☞

红东星斑的养殖面积是最大的,所有的池子上面都吊挂了一盏红灯。红灯有诱导红东星斑肤色为红色的作用,还有喂食虾壳、虾青素也能起同样的诱导作用。
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座谈
我们来到厂区办公楼二楼的会议室。蔡厂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厂区的基本情况、厂区功能分布、主要工作等,并介绍道,公司主营海水鱼类保种育种及研发开发、鱼卵生产、种苗繁育、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商品鱼养殖、水产品国内国际贸易。
随后,张博士针对基地的工作给我们做了进一步的介绍。他介绍道,这个基地是一个综合性的基地,涉及石斑鱼的孵化、标粗、成鱼、母鱼、鱼卵等全部环节。特别地,晨海还从事新品种的繁育工作,成果如“花龙斑”。张博士还分享了他的个人经验,告诉我们实践在水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接着,蔡厂长还邀请负责培育亲鱼的主管人来为我们介绍培育母鱼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以及分享了石斑鱼新品种商品化的相关经验。
听完报告,同学们提出了许多自己的问题,如内塘/外塘养殖的区别、红色灯光的作用、杂交种的选育、杂交技术的应用、属间/种间杂交的难度、鱼类病害的发病特征和防治手段、石斑鱼体色的调控机制等等。晨海公司的领导和负责人与我院老师和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晨海公司的实习给我们海南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来海南之前,我们只是待在实验室学习和做实验,对外面的水产养殖几乎一窍不通。这次有幸来到海南,参观众多出色的水产公司,我们获益良多,对水产养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当然,海南的火热风情也给我们实习之旅增添了别样的乐趣。
7月20日
湛江冠利达有限公司参观
7月20日中午,我们离开海南,回到广东。在海南待了几天回到广东,感觉广东的气息都不一样了,它仿佛变得细腻柔和。
回珠海之前,在广东还有一站——湛江冠利达有限公司。作为广东水产领域的龙头企业,冠利达有着别具一格的企业特点和卓越的科研创新技术。这次,我们将从参观和座谈来一窥风采。
7月20日中午,我们到达位于茂名电白的广东冠利达海洋生物有限责任公司。冠利达地处资源丰富的南海之滨,是一家集海产种苗繁育、饲料加工、海产养殖、海产品粗加工/深加工、营销和科研为一体的具有较完备产业链的集团化公司。
我们先是到冠利达园区内的几口养殖塘进行采样和水质检测。这是我院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研究团队的一个生态养殖研究试点,由四口对虾养殖池和一个生态池构成。养殖池中的污水在水泵的作用下排入生态池中,经过净化后再泵回养殖池中,既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又避免将污水向外排放。相比高位池,该模式更加环保。

随后,我们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内的工厂化养殖池和鱼虾加工厂。
加工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加工厂规模较大,左右两侧分别为罗非鱼和对虾的加工和食品生产线,包含罗非鱼切片、鱼罐头制作、对虾自动分选、蒸煮、低温真空油炸等设备。设备种类之多,生产线之长,令人应接不暇。这两天,我们不断汲取知识,接受新事物,对后面的实习也越发期待。

湛江冠利达有限公司座谈
同学们就园区建设、水质检测和饲养条件等方面提出问题,和接待人员展开一系列讨论,加深了对冠利达公司的了解。
最后,工作人员带着大家参观了冠利达公司的一系列上市产品,并为同学们提供了其中一部分进行品尝。舌尖上的美味使同学们在参观过公司养殖基地和加工车间、见证了从养殖塘到餐桌的每一个流程后,更深刻感受到现代工业生产的魅力。出色的企业管理和现代化的生产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与以往不一样的震撼。

水质检测与现象讨论
我们在海南晨海水产有限公司以及广东冠利达有限公司分别对石斑鱼、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水体进行了水质检测,包括温度、盐度、密度、溶解氧、亚硝酸氮、氨氮等项目。综合比对,我们发现养殖水体的水温基本与当地气温一致,而溶解氧间的差异也较小。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的养殖水体的营养盐(主要是亚硝酸氮)存在较大差异,淡水养殖且循环用水对水质的污染较大。我们也有留意到,在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生态池对养殖后的水进行处理,并循环利用)下,水质处理效果远小于理论效果,生物前沿技术与生产应用之间尚存在较大差距。此外,我们了解到,政府部门对养殖排水的监控与管理愈发严格,但养殖水体水质的标准仍然缺乏,相关标准的制定迫在眉捷,身为海科学子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7月21日
在7月21日清晨,在冠利达公司简单地吃完早饭后,我们就坐上大巴返校,中午到达学校。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由各组自由安排,我们对之前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讨论实习的收获,以及制作实习总结的PPT。
7月22日
7月22日上午,我们前往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下称珠海市农发中心)的东坑基地进行座谈会,了解现代农业中科研技术如何落地,了解该中心如何引导和服务农户。
中心主任向我们介绍了中心概况,珠海市农发中心的主要理念是“科技创新”“种业引领”“服务工农”,拥有多项水产、种植方面的专利技术。行政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工作概况,比如如何坐下来和农户们心对心地交流,如何引导农户更科学地养殖或种植,如何解决农户们遇到的问题。此外,工作人员也向我们介绍了珠海水产行业情况。科研人员则谈到了水产行业的短板仍然是疾病防控和育苗育种。除此之外,他们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感悟与同学们畅所欲言。其中,古部总结了“好好学习”“了解专业,热爱专业”以及“了解其它行业”等三点人生启示;罗部则通过自身的经历诠释了“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辛苦”等。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必要性,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在日后的科研工作和生活中做到“不为上,不为钱,不为利。”
7月22日下午,我们进行了病毒检测实验。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病鱼可能感染的病毒或细菌,如神经坏死病毒、迟缓爱德华氏菌等,使用相应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并使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分析。


7月23日
7月23日上午,我们来到了珠海市龙胜良种鱼培育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要进行苗种繁育的工作,是集产、学、研和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水产种苗生产基地。它主要销售的虾苗有南海1号(斑节对虾)、南海2号(斑节对虾)、斑节王(斑节对虾)和沙虾(刀额新对虾、麻虾)。参观期间,场内工作人员从亲虾交配到收货上市,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虾的生长周期。此外,我们还参观了该公司的科普馆,可谓是收益匪浅。

种鱼养殖池

科普馆内的鱼类模型
接着,我们来到了珠海斗门区长丰水产种苗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学习。该公司主要养殖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以及刀额新对虾。该公司远离近海,销售的市场大多面向内陆,最大的育种特点是一开始就进行淡化养殖。

随后,我们来到了珠海市湖江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给我们介绍道,这里的标准化鱼类净化车间,有着不小的名堂。该车间集成了企业与新奥门31999共同研发的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环流养殖系统,以及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梁克成高级工程师研发的高密度循环水自清装置。接着,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仙泉湖”这一主导品牌,该品牌与珠海的多家餐饮业合作,提供“放心鱼”。在扬名广场永旺超市考察中,我们见到的“仙泉湖鱼”的身影。

负责人给我们介绍该公司的运营模式

珠海扬名广场永旺超市活鱼售卖点
最后,我们来到了海鲈销量全国第一的珠海的强竞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生河基地)进行参观学习。该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有自己的冷藏运输链,可以实时监测,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在考察中,我们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车间,看到了他们如何把活的鲈鱼和彩虹鲷,从活鱼的加工到包装的所有步骤,期间负责人向我们介绍道,该公司所售卖的鱼产品,追求薄利多销,以质量来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7月24日
7月24日上午,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各小组在珠海校区教学楼实验室对实习过程中采集于海南省文诚实业有限公司沙虫海水养殖水泥大塘的浮游动植物样品进行了观察计数。沙虫主要生长在沿海滩涂,因为对生长环境质量要求十分高,对污染十分敏感,被称为“环境标志生物”,而海南省文诚实业有限公司经过探究,成功进行了沙虫海水大塘养殖,因此该养殖水体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较高的研究探讨价值。同学们通过显微镜对经鲁格氏固定液固定的浮游植物和经甲醛溶液固定的浮游动物样品进行了定性及定量观察计数。经过统计,共观察到了包括桡足类、枝角类、端足类等浮游动物和包括海链藻、舟形藻、角毛藻等浮游植物。
7月24日下午,各小组在各组长的带领下,进行了实习数据资料的汇总和整理,并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对整理后实习数据资料进行了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了各小组的实习总结展示报告。

7月25日
7月25日上午,实习总结汇报展示会于学院会议室进行。会上,各小组轮流上台汇报展示为期2周的实习的成果和心得,分别从鱼类繁育养殖企业的繁育养殖模式、虾类繁育模式、鱼类及其他水产品养殖加工生产物流运输体系、各养殖企业不同养殖水体与相关国家标准的对比、实习期间的见闻及活动等多个方面和维度展开,充分展示了实习期间的收获和心得体会,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至此,为期2周的实习告一段落,在这其中,有欢呼与喝彩,也有汗水和眼泪,更有海生班团结一致挥洒汗水的团结与友爱。我们相信,这段深入生产应用一线的实习经历必定会为我们今后的理论学习和科研带来宝贵的经验和启发,也必将使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留下一串串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