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野外实习实践(2)| 2017级海洋生物方向专业实习日志
2019年7月10日至17日,2017级海洋生物班的同学们在吴玉萍教授和桂端副教授的组织下,在张西阳博士、郭浪师姐、罗丁昱师兄、余新建师兄、刘雯师姐和谢强师兄的协助指导下,顺利开展了2017级海洋生物班专业实习。本次实习内容丰富,包括出海观察珠江口及周围水域野生中华白海豚活动情况,同时采集水样并进行水质实验,以此来检验我们的科研技能。另外,我们还到高栏港经济区规划展示厅、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广东省渔政总队直属第二支队进行参观学习,以此来开拓眼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7月10日下午2:30,吴玉萍老师、桂端老师和张西阳博士向全班同学介绍了实习方案、具体安排、实验流程和方法。着重强调安全第一,并向同学们展示了2016级海洋生物班在2018年专业实习的实验结果,让我们提前做好准备。
本次实习活动前三天,17级海生班分成三组,一组为“出海生态组”,观察海洋哺乳动物;一组为“出海采样组”,采集海水样品;一组为“试剂组”,在实验室中配制实习实验所需试剂。

7月11日至12日,海生班“出海生态组”和“出海采样组”的同学在张西洋博士、郭浪师姐、罗丁昱师兄和谢强师兄的带领下,从珠海香洲渔港码头出发,出海观察海洋哺乳动物和采集水样。“试剂组”同学在吴玉萍老师、余新建师兄和刘雯师姐的组织下,开始了试剂配制和实验准备工作。



非常幸运的是,“出海生态组”在出海观察中华白海豚的第一天就见到了野生的中华白海豚。这一次美丽邂逅,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到野生的中华白海豚。看着这些可爱的精灵逐渐远去,同学们也充满了保护这些小精灵的决心。


7月13至14日,海生班的同学们分组测定了珠江口不同位置水样的叶绿素、溶解氧、氨氮、硝酸盐氮、磷酸盐、亚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和活性硅酸盐的含量。

7月15日,海生班的同学们来到高栏港经济区规划展示厅参观学习,观看了高栏港介绍视频,了解了经济区内各部分的详细功能、对人才的需求等。随后,同学们来到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参观学习,仔细观察了各个工作区域如半消音室、无损检测室、金属材料力学实验室、液相实验室等,观看了爬壁机器人、无人船等等高精尖产品,同学们从中收获很多。


7月16日,同学们来到广东江门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参观学习。同学们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关于保护中华白海豚的知识,如遇到海豚搁浅要联系管理局的人、平放海豚时注意挖坑免得压坏海豚的鳍等,同时也观看到了很多中华白海豚的标本,了解这些标本背后的故事。



7月17日,海生班的同学们来到广东省渔政总队直属第二支队参观学习。在会议室内,工作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第二支队近年来打击非法挖沙、非法采矿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很多不法分子为牟取暴利,不惜铤而走险,甚至建立起严密的团伙组织,抵抗执法人员的执法工作。


17日下午,完成野外实习任务后我们回到了珠海,并分小组进行了PPT展示,汇报此次实习的实践、实验情况和收获,为本次实习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每次实习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很感谢为实习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师,也感谢学院为本科生提供这样的机会,我们也从中学到了很多。
通过本次专业实习,同学们提高了对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资源、相关海洋法律法规等海洋科学相关知识的认知、兴趣,提升了对专业的热爱,并进一步将理论课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在实习中,同学们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独立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野外工作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最后再一次感谢为这次实习而奔波的老师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