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野外实习实践(1)| 2017级物理海洋方向专业实习日志

发布人:宁曦

       7月12日至16日,度过了紧张而充实的期末考试周,2017级物理海洋班的29名同学在雷亚平老师的带领下先后前往江门市、阳江市、三水市、东莞市、珠海市等地开展海洋科学专业实习。通过实地观察和老师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各地的地貌特征、动力特征和发育演变过程,同时为日后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学习积累宝贵的现场经验。

       7月12日

       实习正式开始,从珠海出发前往江门、阳江。

于江门市新会区参观崖门古炮台遗址
于江门市新会区参观崖门古炮台遗址
沿途观察珠江三角洲平原
沿途观察珠江三角洲平原
下午抵达阳江市海陵岛,在两处岬角俯瞰大角湾和十里银滩,观察海面波浪特征。

       下午抵达阳江市海陵岛,在两处岬角俯瞰大角湾和十里银滩,观察海面波浪特征。

雷亚平老师讲解岬角对波浪动力作用的影
雷亚平老师讲解岬角对波浪动力作用的影响

 

        7月13日

       在阳江市双捷镇漠阳江拦河坝观察周围地形以及周边护岸工程,了解双捷大闸的灌溉、防洪作用。

护岸斜堤上用于引流土壤地下水的水管
护岸斜堤上用于引流土壤地下水的水管
11

       在大闸两岸河床、高低河漫滩上分别取样并使用罗盘测定走向,比较不同高度处的泥沙粒径和植被分布

11
雷亚平老师讲解岩石种类和成分鉴别

 

2
行走在山外西村三丫湾的海滩上
4
海滩上遍布着直径不大的螃蟹洞
4
在水边线、水痕迹线处取样
1
海边放养的牛群

 

1
班长(曹志欣)与牛

 

       7月14日

       近三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位于三水市的珠江三角洲的顶点——思贤滘。此地联结了北江、西江、绥江,故得名“三水”。

1
同学们凭栏眺望,听雷老师将思贤滘的故事娓娓道来

       事实上,过去的几十年间,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思贤滘的沉积地貌以及水文泥沙过程,进而改变了珠江三角洲的发展演变历史。

1
来来往往的运沙船只

        几经辗转,我们又来到威远炮台,通过现场观察了解了作为潮优型河口的虎门河口的动力特征。

1
虎门大桥下

       7月15日

       回到珠海市,我们来到斗门区灯笼沙水乡,在一处修有水闸的人工养殖塘边,雷老师向我们讲解了“偷淡”和“潮灌潮排”等农田水利知识,以及汛期和枯水期的水利措施和泥沙运动过程。

1
雷老师耐心讲解

       下午,我们来到三灶岛,在离金湾机场不远的海边乘船登上交杯四沙进行考察,这里也是台风“天鸽”登陆之地。

1
陆续上船,准备出发
1
发现了波浪作用的证据——泥球
7
波浪作用下松软的沉积物
1
1
晴空之下,临海合影

        7月16日

       实习接近尾声,最后一天,我们经过珠海大桥和洪湾大桥,先后抵达磨刀门河口和芒洲湿地。

1
距河口约2公里的堤岸
1
观察芒洲湿地内尚未完全开垦的滩涂

 

       至此,本次专业实习圆满结束。

       ————————————————————————————————————

 

       我常常想,在水深几千米的海洋中,究竟藏着些什么。

       那海水奔涌着,海浪翻滚着,流经不为人知的角落。

       我该怎样,才能看清你美丽而神秘的面庞。

 

       我常常想,在成百上千年的岁月里,到底发生过什么。

       珠三角的呢喃,河口的沉默,藏在南中国海的传说。

       我该怎样,才能读懂你沧桑而传奇的故事。

1

       蓝天常在,碧海长流。我们来年科考船上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