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新奥门31999第六届粤港澳台海洋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正式开营
7月22日,由新奥门31999举办的新奥门31999第六届粤港澳台海洋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在珠海校区正式开营,新奥门31999邹世春副院长、孙晓明教授、胡湛副教授、王牧骅副教授、范双双副教授、侯冬伟博士后参加了开营仪式。
在开营仪式上,新奥门31999邹世春副院长对来自祖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营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以“认识学院”为主题,就新奥门31999的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发展目标和任务以及研究生招生培养政策等四个方面对学院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自2008年成立以来,新奥门31999着力整合学科资源,全面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积极与校内外兄弟单位合作,强强联合、不断发展,牢牢把握和持续推进人才强院主战略,吸纳来自全球的优秀科研人才,在短短的几年内海洋科学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便达到全国第三。

邹世春副院长介绍学院概况
开营仪式后,学院各研究团队的导师代表分别做专题报告。
胡湛副教授作物理海洋学及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专题报告,他从物理海洋的定义、研究意义、主要研究方向和观测海洋的方法四个方面切入,着重介绍了海洋上层主流系的变化及驱动机制、海洋深层环流的结构特征与机制、海盆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海洋多尺度环流动力的气候及生态效益、海山、热液和冷泉等对动力环境过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海岸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和进展,分享了物理海洋方向各研究团队的基本情况,并强调了物理海洋在海洋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胡湛副教授作报告
邹世春教授作海洋化学及海洋化学与污染控制研究团队专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污染化学与控制、海洋天然产物化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等三个研究方向,并结合海洋化学方向各研究团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进展,对海洋化学分析新方法、新技术和仪器研发、河口近岸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规律、红树林生态系统对新型污染物的响应机制、海洋环境污染原位净化与修复技术、海地过程及其数值模拟、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基因挖掘及组合生物合成、海洋酶催化、海洋碳循环与海洋酸化等研究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邹世春教授作报告
王牧骅副教授作海洋生物学及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研究团队专题报告,他为营员们介绍了海洋生物方向的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平台、研究团队,并详细介绍了海洋生物养殖与环境研究团队的课题情况、团队成员、科研平台、研究体系,并以虾病防治为例为营员们作了详细而生动的专题讲解。

王牧骅副教授作报告
孙晓明教授作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团队专题报告,为营员们介绍海洋地质与地球化学研究团队的人员组成和研究内容,重点介绍了特提斯构造域演化与成矿、海洋矿产资源、纳米矿物学和纳米地球化学、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等四个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为营员们展示出海洋地质研究领域的丰富内容和广阔前景。

孙晓明教授介绍海洋地质研究方向
在导师见面会环节,营员们根据自身专业方向和兴趣,与意向团队及导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导师们也为营员们积极、深入的解疑答惑,使营员们对自己的研究兴趣和未来研究方向有更清晰的定位。



导师见面会,师生面对面交流
据悉,新奥门31999第六届粤港澳台海洋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吸引了来自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公立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共49名海洋科学相关专业的优秀学子共聚一堂。本次夏令营,营员将聆听海洋科学各科研团队的专题报告,体验海洋科学完备先进的科研平台,走进新奥门31999珠海校区、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港珠澳大桥,践行“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第六届粤港澳台海洋科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由新奥门31999新奥门31999举办,旨在推动全国各地海洋科学相关专业优秀学子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服务于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合影
文字:林理娥
图片:殷雨昕、张金锋